Main Content
1984年,為了發展對外經濟和旅游事業,促進四化建設,國家決定14個沿海城市對外開放。威海港和劉公島也于1985年4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。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決定,北洋海軍提督署及其附屬建筑由駐軍分批移交地方管理。
為了搞好文物管理,1985年3月21日,威海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威海市北洋海軍提督署文物管理所,性質為全民文化事業單位,編制4人,隸屬威海市(現環翠區)文化局領導。
1987年10月,國務院批準地級威海市成立。同年12月9日,威海市北洋海軍提督署文物管理所上劃為市直文化單位,隸屬于威海市教育文化體育委員會領導。
同時,威海市編制委員會決定,威海市北洋海軍提督署文物管理所同時掛威海市文物管理所牌子,編制20人,在履行原職責的同時,還要對威海市所屬榮成、文登、乳山和環翠區的文物工作實行宏觀管理和業務指導。
該所堅持抓點帶面、全面開花的發展理念,在抓好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管理保護和開放的同時,開創了威海市文物工作的新局面。
1992年3月1日,劃歸威海市文化委員會。同年4月25日,經國家文物主管部門批準,將威海市北洋海軍提督署文物管理所更名為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。
2003年6月30日,威海市委市政府再次決定將我館劃歸劉公島管理委員會領導,仍為市直文化事業單位。
2008年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全國首批一級博物館,2009年9月經威海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準更名為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。
百家爭鳴
-
國內文博單位商業化運作令人堪憂
5月24日,在今年的文化遺產日新聞發布會上,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董保華對包括故宮在內的一
-
北洋海軍中的榮成籍官兵
1880年,為給正在英國建造的巡洋艦“超勇”、“揚威”選配水兵,李鴻章奏請清政府,認
-
漫話舊時威海衛的集市
集市貿易作為民間物資交流的主要形式,源起于原始社會后期氏族部落間簡單的“物物交換
-
劉珝與《新建環翠樓記》
劉珝(1426-1490年),字叔溫,號古直。青州府壽光縣(今壽光市)人。他是明代中期最有聲望
-
威海驚人的海岸侵蝕
海岸侵蝕是當今世界性的自然災害,威海亦然……
-
丁汝昌與北洋海軍座談會在館舉行
2006年11月18日是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誕辰170周年。當日,來自安徽、北京、南京等地的丁
-
甲午戰爭殘炮辨疑
我院收藏的一門甲午戰爭殘炮、兩副地阱炮炮架。殘炮屬于哪種類型的大炮,來自于哪座炮
_______________________